本站導覽

2013年7月17日

中正哲學三下心得

【心靈哲學】 Kevin Kimble:課本是Jack Crumley,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Min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6

Kevin第一堂課幾乎要把Kim寫的心哲課本捧上天了,他很遺憾地說,因為前幾屆有同學反應有點困難,所以才[含恨]改成Crumley這本。


Kevin的上課還是老樣子,上課方式與課程難度都差不多。不過我比之前形上學更混了(沒辦法課太多了,吐血),指定閱讀幾乎都沒讀過。小考與小組討論幾乎都靠老本(很多東西以前就念過了)與彭孟堯那本。

最後,我發現我沒有很喜歡心哲。搞這種東西最好要有心理學、認知神經科學方面的基礎。而且模模糊糊我有個直覺:心靈哲學問了很多「現在的問題」,這些問題或許只是在當前的科學發展來說是問題,但或許未來科學有了新的斬獲,答案就自動跳出來,或者對於尋找答案有了明亮的方向。我知道哲學問題多少是與科學有點區別,不過我頗偏自然主義傾向,特別是心哲這種領域。



【語言哲學】 王仁俊:課本是Alexander Miller Philosophy of Language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2008).

語哲是分析哲學相當重要的領域,它與分析哲學的誕生直接相關,王文方還認為要學好分析哲學,首重語哲、形上學、邏輯。

一開始不太習慣,不過慢慢覺得老師走樸實路線,有反璞歸真的感覺。但到現在我還抓不太到一些語哲理論的sense,還要找時間補一補。



【德性倫理學】 張忠宏:課本是Hursthouse, Rosalind (1999) On Virtue Ethics

我一直都很喜歡張忠宏的課,可以親自動腦,跳進戰場與哲學家周旋。不過至少相對上學期倫理學、政治哲學來說,這門課我還蠻混的,之前倫理學都花了n個小時都準備作業,上課筆記也抄得蠻認真的。但這次德性倫理學我經常遲到,導致筆記無法完整,常常都是帶張嘴去嘴砲加分一下。

不太認真的令一個原因是,上了這門課後,我其實不太喜歡德性倫理學(或者至少如師兄說的,我只是不太喜歡Hursthouse的應對與攻防)。對我而言,德性倫理學的支持者(或至少Hursthouse)對其批評的回應方式與處理較為滑溜,未若我所見的(至少概論性的)義務論或效益主義那般硬朗結實。以前看到效益主義或義務論碰到反例或有力的批評時,往往直承問題,正視並試圖直接解決,但至少這門課上起來的德性倫理學,對其問題的處理就沒那麼硬派。



【科學哲學】 陳瑞麟:課本是陳瑞麟, 科學哲學:理論與歷史

授課內容大抵是一些導論,然後從邏輯經驗論到勞丹。費耶阿本與勞丹的著墨不多。對我而言,陳老師的課反而精彩在小組報告時的評論,老師砲火之猛烈足見涉獵之廣博,連地球空心說、陰陽五行、氣功、食品營養與健康,都可以侃侃而談。

哦我這學期常常遲到,所以課聽得不大完整(不過教得也不多),但靠嘴砲加了不少分數......



【哲學寫作】 蔡行健

這門課我常常上到笑不可支。不過我報告跨時間等同時被行健轟慘了。



【二十世紀初期分析哲學】 王一奇課本是Soames, Scott (2005), Philosophical Analysis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Volume 1,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王一奇是個相當酷的老師與學者,與侯維之是相近的類型,也都絕頂聰明。上過王一奇的課就知道,朱安家嘴砲的功力遠遠不及他的碩論指導教授,也不會意外朱家安的嘴砲了。我還是第一次看過三兩下就譙了這麼多學派的教授,實在歎為觀止,其壯觀程度甚至不宜在這公開場合多說(囧)。

比較Kiki大學部的二十世紀初期分析哲學與侯維之的知識論:兩人都會花不少時間喇賽,不過侯維之的喇賽都相當用心,要嘛跟課堂有相當直接的連結,要嘛是他先想過,覺得可以帶給學生助益的東西;也不是說Kiki喇賽就不用心,不過Kiki有比較高的比例是為了諘人,或者味道不夠高竿。另外,就這兩門課來說,侯維之譙人較嚴謹保守,Kiki外放些,私底下如何我就不知道了。

這門課主要針對G. MooreRussellWittgenstein的重要思想,大抵都是形上學、知識論、語言哲學、邏輯等。我還蠻喜歡這門課,不過笑話很冷......



哲研所【形上學專題:可能性與必然性】 王一奇:指定閱讀論文是

De-Re Modality

1.      Quine, W.V.O. (1953), “Reference and Modality,” in W. V. O. Quine, From a Logical Point of View, New York: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p. 139-159.
2.      Smullyan, A. F. (1948), “Modality and Description,” The Journal of Symbolic Logic, 13: 113-127.
3.      Fine, Kit (1989), “The Problem of De Re Modality,” in Joseph Almog, John Perry and Howard Wettstein (eds.), Themes From Kapla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197-272.

Modal Knowledge

4.      Kment, Boris (2006), “Counterfactuals ad the Analysis of Necessit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20, 237-302.
5.      Williamson, Timothy (2007), “Knowledge of Metaphysical Modality,” in The Philosophy of Philosophy,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pp. 134-178.
6.      Williamson, Timothy (2007), “Though Experiments,” in The Philosophy of Philosophy, MA: Blackwell Publishing, pp. 179-208.
7.      Ichikawa, Jonathan and Jarvis, Benjamin (2012), “Rational Imagination and Modal Knowledge,” Nous, 127-158.
8.      Ichikawa, Jonathan and Jarvis, Benjamin (2009), “Thought-Experiments Intuitions and Truth in Fiction,” Philosophical Studies, 142, 221-246.

Object Essentialism

9.      Fine, K. (1994), “Essence and Modality,”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s, 8, 1–16.
10.  Gorman, M. (2005), “The Essential and the Accidental,” Ratio, 18, 276–289.
11.  Zelta, Edward (2006), “Essence and Modality,” Mind, 115, 659-693.
12.  Correia, Fabrice (2007), “(Finean) Essence and (Priorean) Modality,” Dialectica, 61, 63-84.
13. Lowe, E. J. (2008), “Two Notions of Being: Entity and Essence,” Philosophy, 83, 23-48.

Property Essentialism

14.  Jubien, M. (2007), “Analyzing modality,” in Oxford Studies in Metaphysics 3, pp. 99-139.
15.  Fine, K. ( 2002), “The Varieties of Necessity,” T.S. Gendler and J. Hawthorne, (eds.), Conceivability and Possibi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p. 253–282.

Dispositionalism

16.  Pruss, Alexander (2002), “The Actual and the Possible,” in Richard Gale (ed.), The Blackwell Guide to Metaphysics,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pp. 317-333.
17.  Borghini, Andrea and Williams, Neil (2008), “A Dispositional Theory of Possibility,” Dialectica, 62, 21-41.
18.  Jacobs, Jonathan (2010), “A Powers Theory of Modality: or, How I Learned to Stop Worrying and Reject Possible Worlds,” Philosophical Stuides, 151, 227-248.
19.  Munford, Stephen (2005), “Kinds, Essences, Powers,” Ratio, 18, 420-436.
20.  Cameron, Ross (2008), “Truthmakers and Modality,” Synthese, 164, 261-280.
17. Cameron, Ross (2010), “The Grounds of Necessity,” Philosophy Compass, 348-358.
18. Contessa, Gabriele (2009), “Modal Truthmakers and Two Varieties of Actualism,” Synthese, 174, 341-353.
19. Eagle, Antony (2009), “Causal Structuralism, Dispositional Acutalism, and Counterfactual Conditionals,” in Toby Handfield (ed.), Dispositions and Causes, Oxford: Clarendon Press, pp. 65-99.
20. Schrenk, Markus (2010), “The Powerlessness of Necessity,” Nous, 44, 725-739.

Others:

21. Vetter, Barbara (2011), “Recent Work: Modality without Possible Worlds,” Analysis, 71, 742-754.
22. Fine, K. (1995), “The Logic of Ess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4, 241–273.
23. Fine, K. (2000), “Semantics for the Logic of Essence,”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Logic, 29, 543–584.

......光看課程指定閱讀應該就飽了,而且我英文程度差,光是有查完全篇單字的就不多了,更別說讀懂這些論文。其中第三篇、第四篇,甚至是連續兩周要讀高達七十幾頁的論文,這......

這門課總算讓我見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高手之間的高談闊論甚至高深到我無從理解。主要戰將是邦邦、老蕭、頌、老胡、建成(不知道有沒有打錯),我這個誤闖的大三生只能在山腳下瞻仰他們與Kiki對劍,炫麗的鋒芒使我連劍招都看不大清楚,恍惚而徒是敬佩。我還跟老蕭吐了個經典的苦水:「你們整天都在說『Quine會怎麼說、Kripke會怎麼說、Lewis會怎麼說、Fine會怎麼說、Putnam會怎麼說、Williamson會怎麼說、Lowe會怎麼說』......靠,我哪知道他們會怎麼說!?」

老蕭後來跟我說,研究所的課基本上都是專題,也就是針對某個議題深入討論。但如果說研究所的課是專題,那這門課就是「專題中的專題」了。這門課需要的背景還不少:進階的形上學背景、進階的語言哲學背景、進階的一階邏輯背景,還要一點進階的知識論......

......

........................

.........................................他媽的我每一項一點都不進階


修這門課我不再可以像大學部的課那樣,輕鬆抓到文章的要旨與眉角,甚至搞了半天我連基本的直覺都沒follow,或者基礎不夠,連他們寫三小都看無。大致上真正聽懂不超過三成。所以上課基本上就是欣賞Kiki跟所上最優秀的研究生高談闊論。不過我依舊認為修這門課收穫頗豐,對,雖然我幾乎都沒真正聽懂他們在供三小,但從而也認識到自己離這些高手的距離有多遠;同時也認識到當今形上學最前線,大致知道當今最重要的形上學家們在幹嘛、怎麼幹。事實上我也因此對有些形上學家的搞法有點負面印象。

這是課程大綱的介紹

本課程的主軸是模態的新現實主義 (new actualism)。模態的新現實主義不止反對Quine 的模態懷疑論及 Lewis 的模態實在論,更一般性地反對將可能世界視為模態形上學的基礎。新現實主義者認為,或許可能世界可以用來作為模態邏輯的形式工具,但是,對於模態的形上學卻是沒有貢獻的,甚至是誤導的。對於新現實主義者,它們企圖從真實世界中,找尋到模態形上學的基礎。

簡單來說,新現實主義認為,可能世界或許在邏輯層面是好用的工具,但在形上學上卻是很有問題、沒有用處的,是哲學家關起門來的玩具。至少,科學家不會鳥你的。然而,可能性與必然性卻是每個人都會使用的概念,包括科學家。有些人認為形上學上恰當的模態概念不該長這個樣子,因此希望秉著經驗論的精神找出模態形上學的基礎。

我見識到了Kiki自己搞的一套新現實主義的模態邏輯系統,雖然程度不足,沒能全盤理解,不過實在有趣。這大概是首次讓我覺得哲學家有搞出有趣的東西,假使我是個科學家也很可能會感興趣;這大概是首次讓我覺得哲學也可以像物理那樣有吸引力,我多少有種受到感召的感覺。搞哲學不該是整天翻翻舊人典籍,詮釋這句那句是什麼意思。我不是說這麼做一點意義都沒有,但總不該大家都卯起來這樣幹,然後未加充足批判地把舊人思想教授給學生。

話說,這門課的主要戰將之一──邦邦──對我而言實在是相當謎樣的人物。Kiki上課一天到晚都在問:「邦邦,你有什麼看法?」到底是何方神聖可以讓Kiki這麼在意他的意見,誇張到讓我覺得Kiki像是為他開這門課似的。還有,Kiki最近得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其中一份登在Erkenntnis的代表作品甚至是與邦邦合寫的。所以,我誤闖了開給這怪物的課......



心理系【普通心理學(二)】 陳欣進:課Kosslyn, S. M., & Rosenberg, R. S. (2011). Introducing Psychology: Brain, Person, Group (4th ed.). Boston, MA: Allyn & Bacon

一樣,陳欣進是我至今見過譙人最靠北的教授,能得這樣的頭銜是因為他可以用相當學術的方式諷刺,後勁十足,令人回味無窮。這學期還意外發現他有念過點邏輯跟科學哲學。



心理系【睡眠管理】 蔡玲玲:課本是Lawrence Epstein and Steven Mardon (2007) The Harvard Medical School Guide to a Good Night's Sleep (Harvard Medical School Guides) McGraw-Hill; 1 edition ISBN-10: 0071467432愛普斯坦 (著,中文譯本),哈佛醫生的優質睡眠全書 : 關於你人生1/3時間的一切解答,商周出版。

蔡玲玲在這領域是國內的專家,上課走樸實路線。這門課算是接近通識性質,很歡迎他系修課,是一門不錯的課。分數沒有哲學系那麼爽,我發言加了快十分了,分數還是我所有科目倒數的(不過也是本系的分數太好拿了)。



中文系【莊子】 賴錫三:課本是黃錦鋐的《新譯莊子讀本》,三民書局印行

賴錫三碩士學位是中央哲學研究所,我修這門課時明顯嗅到歐陸哲學的味道(常常用他者、刺點、規訓、場域之類的字眼)。賴錫三這門課談莊子的方式頗為新鮮,但我還是不習慣,以分析哲學的標準來說相當不清楚。比方說,有一次我想確定賴錫三的意思,直接問他:「你的意思是不是在說,這張桌子跟那張椅子,兩個外延不一樣但內涵一樣?」他說對。我是大概可以明白他的意思。他也是有哲學背景的(何況是他先用的),算不得我誆他,不過內涵一樣而外延不同實在是相當weird。同時我也打一個大問號,當他在使用這些哲學術語時,中文系有多少人聽得懂?模模糊糊地聽到個內涵、外延,真的知道教授在幹嘛嗎?



體育【瑜珈】 劉淑燕

還不錯,我這種宅骨頭做完以後,全身筋骨像是拆掉再重新排列一遍。



通識【聽覺藝術欣賞】 黃富琴

課不錯。但早八而且缺席扣分很重(5分還3分的樣子),我全勤但最後分數還是很難看(雖然期中我考超爛)。



通識【資訊科技應用】 王建宏


整學期教資測術科15題,奇葩。分數夢幻好拿,有心就可以隨隨便便99分。優點是可以衝高分,然後保證你術科會過,而且上課可以幹你要幹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